生活儒学的面向:后牟宗三时代台港新儒家的新探索
作者: 龚鹏程  日期:2007-01-01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生活儒学的面向:后牟宗三时代台港新儒家的新探索
东晋名教论(论文提要)
作者: 龚鹏程  日期:2004-01-01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哲学思想史 名教论 东晋儒学 儒家义理 儒佛关系 
描述:东晋,恰好与大家想象的相反,乃是个强调儒学礼教的时代。儒者不仅兴学、议礼,还本着儒家义理,经世理政,进行社会风俗批评,或讨论儒佛关系,复位老庄地位,以名教衡人论史。重新发现这样的时代,是当今思想史哲学史工作的责任,也需要有一副不同于以往的眼光。此即本文写作之原因,为断裂的儒学传统补上一段失落的环节,并藉此提醒儒学研究者反省我们习已为常的历史型模。全文分为五节展开论述: 一、倡礼教以正风俗; 二、据儒学以议时政; 三、敦孝义而定制度; 四、转虚玄而重名教; 五、合仙佛以契周孔。
儒学与儒教,文庙与武庙
作者: 龚鹏程  日期:2004-01-01 来源 :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儒学与儒教,文庙与武庙
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辞
作者: 龚鹏程  日期:2004-01-01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 民族文化 中国现代化 儒学 学术研讨会 
描述:本文讨论大家都晓得,在全球化的时代,也是地方文化获得重视与发展的时代。因此,国际上均把儒学是否复兴、是否重新得到重视,看成是评估中国是否已恢复民族自信心的具体指标,相较于二十世纪初将儒学看做中国现代化之障碍欲去之而后快的景象,现今无疑要好得多。虽然仍有不少人担心提倡儒学会不会同时也恢复了封建意识,忧虑文化保守主义会不会迟滞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整体趋势毕竟有利于儒学之发展。社会普遍态度是支持中国人仍要重视传统文化的。
新儒学的人文精神:牟宗三论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
作者: 龚道运  日期:1999-01-01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八辑)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基督教在明末由耶稣会士传入中国[1],即和儒学正面接触。当时由于各种因缘,基督教和儒学并未圆融会通。[2]当代有识之士认识此问题的重要性,都尽力于探讨儒学和基督教会通的途径。牟宗三先生毕生致力于促进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沟通。[3]他对于儒学和基督教会通的问题也有深入的讨论。以下试论列其说,并从中探索他所体现的新儒学的人文精神。牟先生着重于从精神的表现以审察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之
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
作者: 龚道运  日期:1995-01-01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一辑)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当代讲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会通,当环绕儒学和基督教为中心而展开。不同文化的会通须经历认同和辨异两个阶段。从人道主义的宗教说,认同是道德伦理层次的认同。凡是提倡人道主义的宗教,都有相同的伦理准则。辨异是信仰层次的辨异。宗教信仰层次的真理因表现形式不同而缺少普遍有效性。天主教结合中国的实情,制定"合儒"和"补儒"的方针。所谓"合儒"就是借助中国儒学经典的名词术语解释天主教的教义。通过"合儒"认同儒学的道
从文化行为发生看儒学的政治功用
作者: 龚红月  日期:2010-01-01 来源 :2010国际儒学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文化行为发生谈儒学的政治功用。依照文化行为产生的背后推动力,设计出“文化行为发生的层次结构”,并由此推论儒学属于“文化自觉”行为。进一步对儒学在政治目标理念的确立、政治生态位和政治系统设计,进行文化行为意义上的分析和诠释,并与现代国家管理和政治行为进行比较,以此证明儒学的政治功用及对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
儒学的文化功用
作者: 龚红月  日期:2009-01-01 来源 :国际儒学论坛·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儒学有什么用?在国学复兴的今天,儒学话题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遍及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人们对儒学有了一种新的期待和探求冲动。但是,当他们真的将儒学当成“心灵鸡汤”,期望活学活用,从此抚去人世间的一切烦杂、纷扰和喧嚣时,然发现,“鸡汤”喝了不少,心灵依然无法离俗无法清澈无法明白。仔细盘点思想的囊中之物,才发现自己最终没有搞清楚:儒学究竟是什么,儒学究竟有什么用? 任何学说,能够延绵不绝,历经千百年,一直发展到今天,必有两个条件:一是必有其发展的能量,一是必有其发展的理由。
清代理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 龚书铎  日期:2007-01-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绪论理学起于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它是儒学历汉、唐后发展的新阶段。南宋理宗后期,理学正式确定为官方统治思想,延及元、明、清,近七百年,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宋明理学,海内外研究者甚多,无论论著,即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也多有阐发,而侯师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为专门之系统著作。清代理学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
作者: 龙珊  日期:1998-01-01 来源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现代新儒学的崛起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与道家、佛家一起,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并铸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乃至
< 1 2 ... 260 261 262
Rss订阅